1、中国古代名剑大全 轩辕剑: 黄帝所铸,首山之铜,天文古字,广黄帝东行,纪云帝崩,葬乔山,五百年后山崩室空,惟剑在焉,一旦亦失去画影 腾空颛: 顼所有,拾遗记曰:“颛顼高阳氏有此剑,若四方有兵;此剑飞赴指其方,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” 禹剑: 夏禹所铸,腹上刻二十八宿,面文明星晨,背记山川,藏之会稽山 启剑: 夏王启铸,铜,三尺九寸,后藏之秦望山 太康剑: 夏王太康铸,铜,三尺二寸,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夹剑: 夏王孔甲铸,牛首山之铁,铭曰“夹”,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 定光: 殷太甲铸,文曰“定光”,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 照胆: 殷武丁铸,铭曰“照胆”,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 含光: 殷代,列子曰:“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,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。
2、一曰含光,二曰承景,三曰脊练,承景脊练” 镇岳尚方: 周昭王铸,铭曰“镇岳尚方”,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 昆吾剑: 周穆王时西戎献,链钢,长欠有咫,用之切玉如泥 骏: 周简王铸:铭曰“骏”,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干将,莫邪: 吴人干将,莫邪所造。
【资料图】
3、《吴越春秋》载:“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,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,剑成,雄号“干将”,雌号“莫邪” 越五剑: 越,欧冶子造,铜锡,越绝书载:“欧冶因天之精神,悉其伎巧,铸成五剑,一曰“湛卢”,二曰“纯ぬ”,三曰“胜邪”,四曰“鱼肠”, 五曰“巨阙” 越八剑: 越王使工人所铸,采金。
4、拾遗记载:“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,以成八剑,名曰“掩日”“断水”“转魄”“悬翦”“惊鲵”“灭 魂”“却邪”“真刚” 龙渊: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,铁英,越绝书载:“楚王闻吴有干将,越有欧冶子,命风胡子往见之,使作铁剑因成龙渊” 太阿工布: 铁剑,秦昭王铸。
5、铭曰“太阿”,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定秦: 秦始皇铸,采北祗铜。
6、铭曰“定秦”,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神剑: 汉太公所得,命诀载:“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:‘若得杂冶即成神剑,可以克天下’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” 赤霄: 汉高帝所得,铁。
7、铭曰“赤霄”,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神龟: 汉文帝铸,三尺六寸,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,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八服: 汉武帝铸,铭曰“八服”,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茂陵剑: 汉昭帝所得,上铭“直千金寿万岁”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毛贵:汉宣帝铸,“以本始四年铸,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” 衍: 汉平帝所得,上有帝名,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龙泉剑: 古代名剑。
8、亦称“龙渊剑”。
9、出自河南西平县。
10、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。
11、《东观汉记》:“章帝赐尚书剑,韩棱渊深有谋,故得龙泉剑”。
12、又,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,亦称“龙泉剑”。
13、 丰城剑: 古代名剑。
14、即龙泉、太阿剑。
15、《晋书·张华传》;“吴之未灭也,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。
16、及吴平之后,紫气愈明。
17、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,乃要焕宿,因登楼仰观。
18、华曰:‘是何祥也?’焕曰:‘宝剑之精,上彻于大耳。
19、’华曰:‘在何郡’?焕曰:‘在豫章丰城。
20、’华即补焕为丰城令。
21、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,中有双剑,并刻题,一曰龙泉,一曰太阿。
22、焕遣使送一剑与华,留一自佩。
23、” 太阿: 古代宝剑名。
24、相传为欧冶子、干将所铸。
25、也作“泰阿”。
26、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韩卒之剑戟,……龙渊、太阿,皆陆断马牛,水击鹄雁”。
27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服大阿之剑.乘纤离之马”。
28、参见“龙渊”。
29、 太阿剑: 古代名剑。
30、亦作“泰阿剑”。
31、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和三宝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,建翠翠凤之旗,树灵龟之鼓。
32、”一作“太哥”。
33、 太哥: “太阿剑”之异名。
34、敦煌遗书《王陵变文》:“不可别物,请大王腰间太哥宝剑。
35、” 泰阿: 春秋时期名剑之一。
36、这作宝剑的通称。
37、为铸剑名师欧冶子、干将所铸。
38、见《越绝书·越绝外传·记宝剑》。
39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陛十……服太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”。
40、一作“太阿”。
41、参见“太阿剑”条。
42、 湛卢: 古代宝剑名。
43、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。
44、《越绝书·外传记宝剑》:“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,悉其伎巧,造为大刑三,小刑二:一曰湛卢,二曰纯钩,三曰胜邪,四曰鱼肠,五曰巨阙。
45、吴王阖庐之时,得其胜邪、鱼肠、湛卢。
46、”杜甫《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》:“朝士兼戎服.君王按湛卢。
47、” 湛卢: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。
48、晋·左太冲《吴都赋》:“吴钩越棘,纯钧湛泸。
49、”相传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为三大二小。
50、其大者有湛卢、纯钧、胜邪;其小者有鱼肠、世阙。
51、湛泸宝剑因通体“湛湛然黑色也”(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器用》)而得名。
52、一作“冗卢”。
53、 磐郢: 古代名剑。
54、《吴越春秋》:“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。
55、一曰鱼肠,二曰磐郢,三曰湛泸。
56、”一作“豪曹”。
57、 毫曹: 古代名剑。
58、《吴越春秋》:“(越)王以毫曹示薛烛,烛曰:‘夫宝剑五色并见,毫曹暗无光,殒其光芒,其神亡矣’。
59、” 鱼肠: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剑之一。
60、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·记宝剑》:“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。
61、”参见“湛卢”条。
62、 蟠钢剑:“鱼肠”剑之别名。
63、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鱼肠即蟠钢剑也。
64、”亦称松纹剑。
65、参见“鱼肠”条。
66、 松纹: 古代名剑“鱼肠”之别称。
67、《梦溪笔谈》:“鱼肠,即今蟠钢剑也。
68、又谓之松经纬度。
69、” 巨阙: 代宝剑名。
70、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。
71、《苟子·性恶》:“阖闾之干将、莫邪、巨阙、辟闾,皆古之良剑也。
72、”或直称“阙”《艺文类聚》:“桓公之慈、太公之阙、立王之琢,……皆古良剑也。
73、”参见“湛卢”。
74、 巨阙: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。
75、《荀子·性恶》:“阖闾之干将、莫邪、巨阙、辟闾,皆古之良剑也。
76、” 辟闾: 古代名剑。
77、《旬子·性恶》:“恒公阖闾之干将、莫邪、钜阙、辟闾,此皆古之良剑也。
78、” 纯钩: 古代宝剑名。
79、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。
80、《越绝书·外传记宝剑》:“越王勾践有宝剑五,闻于天下。
81、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,王召而问之,(客曰)……扬其华,(揪)如芙蓉始出,观其(纹)(花纹〉,烂如列星之行,观其光,浑浑如水之溢于塘,观其断,岩岩如琐石,观其才,焕焕如冰释,此所谓纯钩耶。
82、”参见“湛卢”。
83、 纯钧: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。
84、《文选·吴都赋》:“吴钩越戟,纯钧湛卢。
85、”唐·刘良注:“纯钧、湛卢,二剑名也。
86、”也称“纯钩”。
87、 纯钩: 古代宝剑。
88、“纯钧”之异名。
89、《淮南子·修务》:“夫纯钩,鱼肠之始下型,击则不能断,刺则不能入,及加之砥砺,摩其锋鄂,则水断龙舟,陆团犀甲。
90、”参阅“纯钧”条 淳钧剑: 古代名剑。
91、相传为欧冶子所炼。
92、《淮南子》:“山崩而落洛之水涸,欧治子而淳钧之剑成。
93、”亦名纯钧剑。
94、 燕支: 古代名剑。
95、《广雅·释器》:“断蛇、鱼肠、纯钩、燕支、蔡愉、属镂、干胜、墨阳,并称名剑。
96、” 蔡愉: 古代名剑。
97、参见“干胜”条。
98、 画影剑: 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所用的宝剑。
99、《名剑记》曰:“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、 空剑。
100、若四方有兵,此剑飞赴,指其方则克,未用时在匣中,常如龙虎啸吟。
101、” 腾空剑: 传说中古代部族道领颛顼所用的宝剑。
102、《名剑记》曰:“瑞顼高阳氏有画影剑、腾空剑。
103、”参见“画影剑”条。
104、 轩辕剑: 古代名剑。
105、《名剑记》:“轩辕采首山之铜,铸剑,以天之古字题名。
106、” 启剑: 古代名剑。
107、相传为夏禹之了启在位时所铸。
108、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,对庚戍八年铸一铜剑,长三尺九寸,后藏之秦塑山,腹上刻二十八宿,文有背面。
109、面文为星辰,背记山月日月。
110、” 夹剑: 古代名剑。
111、传说殷帝孔甲在位时所铸。
112、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孔甲在位三十一年,以九年岁次甲辰,采牛首山铁,铸一剑,铭名曰‘夹’,古文篆书,长四尺一雨。
113、 太康剑: 古代名剑。
114、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,故名。
115、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,岁在三月辛卯春,铸一铜剑,上有八方面,长三尺三寸头,头方。
116、” 定光: 古代剑名。
117、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。
118、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,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,长二尺,文曰‘定光’,古文篆书。
119、” 含光: 古代名剑。
120、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来的三把宝剑:含光、承影、宵练。
121、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孔周曰:‘吾有三剑,惟子所择。
122、一曰含光,视不可见,运之不知其所触,泯然无际,经物而物不觉。
123、’” 承影: 古代名剑: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。
124、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孔周曰:‘吾有三剑,惟子所择。
125、……二曰承影,味爽之交,日夕昏有之际,北面察之,淡炎焉若有物存,莫有其状。
126、其触物也,窃然有声,经物而物不见’。
127、”《文苑英华·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铭》:“蛟分承影,雁落忘归。
128、” 宵练: 古代名剑。
129、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。
130、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孔周曰:‘吾有三剑;惟子所择……三曰宵练,方昼则见影不见光,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。
131、其触物也,骜然而过,随过随合,觉疾而不血刃焉’”。
132、一作“霄练”。
133、 转魄: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。
134、 悬翦: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。
135、 惊鲵: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。
136、 灭魂: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。
137、 却邪: 春秋时期越王勾战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。
138、参见“八剑”条。
139、 真刚: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。
140、 光剑: 古代名剑。
141、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,长约一尺五寸,茎为圆柱形,有两道箍棱。
142、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,铭文“攻玉王光自(乍)用剑以战茂人。
143、”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。
144、 吴王剑: 古代名剑。
145、《项奎虎丘山诗》:“当时吴王剑,砺光裂岩幽。
146、” 吴王夫差剑: 古剑名。
147、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。
148、河南辉县出土文物。
149、剑通体长59.1厘米,剑身宽厘米。
150、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:“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。
151、” 吴王光剑: 古剑名。
152、为春秋时期吴国君至光所用。
153、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。
154、剑通体长50厘米,茎为圆柱形,有二道环棱形箍。
155、剑身有脊,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:“攻吾王光自乍(作),用剑以战戍人。
156、” 吴越剑: 古代名剑。
157、《周礼·冬官》:“郑之刀,宋之斤,鲁之削,吴越之剑,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,地气然也。
158、” 永用剑: 古代名剑。
159、《拳剑指南》:“永用剑是铜质铸,为古吴季子之子逞之佩剑。
160、……此剑式样颇小,度为古代佩持之手剑。
161、”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,重为一斤六两,剑柄较短。
162、 伍子胥剑: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。
163、清·俞越《茶香室三钞·伍子胥剑》:“伍子剑,在澹台潮中,长五尺许,有伍子胥 ,时浮水面,人取之必病,弃之好安。
164、” 必卢剑: 古代名剑。
165、《吴越春秋》:“越王赐文种属卢之剑。
166、”一作“属镂”。
167、参见“属镂”条。
168、 属镂: 古代名剑。
169、《左传·鲁哀公十一年》载有:“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”事。
170、《吴越春秋》作“属卢”;《广雅·释器》作“属鹿”;扬雄《太玄赋》作“属娄”;《荀子·成相》作“独鹿”。
171、参见“干胜”条 夏禹剑: 古代名剑。
172、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。
173、《名剑录》:“夏禹铸一剑,藏会稽山,腹上刻二十八宿,文有背面,文为日月星辰,背记山川。
174、” 铜剑: 古代剑名。
175、以铜铸成。
176、《刀剑录》:“夏君在位,以庚茂八铸一铜剑。
177、 锟戎: 古代名剑。
178、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周穆王大征西戎,西戎献锟之剑,……切玉如泥。
179、亦作昆吾。
180、”注:“昆吾,龙剑也。
181、” 轻吕: 古代名剑。
182、《逸周书·克殷》:“武王答拜。
183、先入,适王所,乃施射之,三发而后下车,而击之以轻吕,斩之以典钺。
184、” 镇岳尚方剑: 古代名剑。
185、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所铸的宝剑。
186、梁·陶弘景《古今刀剑录》:“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,以二年岁次壬午,铸五剑,名五岳,铭曰:‘镇岳尚书’,古文篆书,长五尺。
187、” 掩日: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。
188、 独鹿: 古代剑名。
189、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恐为子胥身离凶,进谏不听,刭而独鹿弃之江。
190、”《注》:“独鹿与属镂同”。
191、“属镂”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。
192、 越王勾践剑: 古剑名。
193、为春秋越国君主勾践所用。
194、湖北江陵县望北一号墓出土。
195、剑通体55.7厘米,剑身宽4.6厘米,剑柄长8.4厘米。
196、上有铭文,曰:“越王鸠浅自作用剑。
197、” 鸠浅即勾践。
198、 越州勾剑:指春秋时越王朱勾之宝剑。
199、湖北省荆门市子陵岗发掘。
200、 轩辕剑: 黄帝所铸,首山之铜,天文古字,广黄帝东行,纪云帝崩,葬乔山,五百年后山崩室空,惟剑在焉,一旦亦失去画影 腾空颛: 顼所有,拾遗记曰:“颛顼高阳氏有此剑,若四方有兵;此剑飞赴指其方,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” 禹剑: 夏禹所铸,腹上刻二十八宿,面文明星晨,背记山川,藏之会稽山 启剑: 夏王启铸,铜,三尺九寸,后藏之秦望山 太康剑: 夏王太康铸,铜,三尺二寸,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夹剑: 夏王孔甲铸,牛首山之铁,铭曰“夹”,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 定光: 殷太甲铸,文曰“定光”,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 照胆: 殷武丁铸,铭曰“照胆”,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 含光: 殷代,列子曰:“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,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。
201、一曰含光,二曰承景,三曰脊练,承景脊练” 镇岳尚方: 周昭王铸,铭曰“镇岳尚方”,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 昆吾剑: 周穆王时西戎献,链钢,长欠有咫,用之切玉如泥 骏: 周简王铸:铭曰“骏”,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干将,莫邪: 吴人干将,莫邪所造。
202、《吴越春秋》载:“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,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,剑成,雄号“干将”,雌号“莫邪” 越五剑: 越,欧冶子造,铜锡,越绝书载:“欧冶因天之精神,悉其伎巧,铸成五剑,一曰“湛卢”,二曰“纯ぬ”,三曰“胜邪”,四曰“鱼肠”, 五曰“巨阙” 越八剑: 越王使工人所铸,采金。
203、拾遗记载:“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,以成八剑,名曰“掩日”“断水”“转魄”“悬翦”“惊鲵”“灭 魂”“却邪”“真刚” 龙渊: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,铁英,越绝书载:“楚王闻吴有干将,越有欧冶子,命风胡子往见之,使作铁剑因成龙渊” 太阿工布: 铁剑,秦昭王铸。
204、铭曰“太阿”,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定秦: 秦始皇铸,采北祗铜。
205、铭曰“定秦”,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神剑: 汉太公所得,命诀载:“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:‘若得杂冶即成神剑,可以克天下’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” 赤霄: 汉高帝所得,铁。
206、铭曰“赤霄”,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神龟: 汉文帝铸,三尺六寸,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,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八服: 汉武帝铸,铭曰“八服”,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茂陵剑: 汉昭帝所得,上铭“直千金寿万岁”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毛贵:汉宣帝铸,“以本始四年铸,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” 衍: 汉平帝所得,上有帝名,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乘胜万里伏: 王莽铸,铭曰“乘胜万里伏”,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更国: 更始刘圣公铸,铭曰“更国” 秀霸: 汉光武所得,铭曰“秀霸”,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玉具剑: 光武以赐冯异,七尺,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,以冯异为征西将军,讨之车驾送至河南,赐以乘舆七尺玉具 剑龙彩: 汉明帝铸,永平元年铸,上 作龙形,沉之洛水中,水清时,常有见之者 金剑: 汉章帝铸,金质,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安汉: 汉顺帝铸,铭曰“安汉”,永建元年铸 中兴: 汉灵帝铸,文曰“中兴”,建宁三年铸,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 孟德: 曹操所得,上有金字铭曰“孟德”,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: 袁绍所得,上铭曰“思召”解思召为绍字,古今注:“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,及觉果在卧所。
207、” 蜀八剑: 蜀昭烈帝铸,采金牛山铁,三尺六寸,一备自服,余赐太子禅,梁王理,鲁王永,诸葛亮,关羽,张飞,赵云,各一 镇山剑: 蜀后帝禅造,一丈二尺,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,故名 倚天: 其利断铁如泥,操自佩 青虹: 操赐夏侯恩持之 三剑: 魏太子丕造,一曰“飞星”,一曰“流采”,一曰“华铤” 文士剑: 杨修献魏文帝,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,人曰此杨修剑也 吴六剑: 吴大帝所有,古今注载:“吴大皇帝有宝剑六,一曰“白虹”,二曰“紫电”,三曰“辟邪”,四曰“流星”,五曰“青冥”,六曰“百里” 大吴: 吴大帝孙权铸,采武昌铜铁,文曰“大吴”,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流光: 吴王孙高铸,文曰“流光”,建兴二年铸 皇帝吴王: 吴主孙皓铸,文曰“皇帝吴王”,建衡元年铸 步光: 晋怀帝铸,铭曰“步光”,永嘉元年铸 五方单符: 晋穆帝铸,铭曰“五方单符” 隶书: 晋孝帝铸,铭曰“神剑隶书”,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定国: 宋武帝铸,铭曰“定国”,永初元年铸此剑后入于梁 贡献时间:2007-03-29 16:05:48 永昌: 宋废帝昱造,铭曰“永昌”,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梁神剑: 陶弘景造,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,文曰“服之者永治四方”,长短各依剑术法,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 镇山: 北魏道武帝造,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 太常: 北魏明元帝造,铭背曰“太常” 四尺千金剑: 唐晋公王铎所有,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,以获李龟寿 火精剑: 唐德宗所有,杜阳杂绵载:“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” 酉蕃宝剑: 宋监载:“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,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” 古铜剑: 宋苏轼所得,东坡集载:“郭祥正遗古铜剑,东坡谢以诗” 楚铜剑: 宋郑文所得,方舆志载:“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,文得之冶铸精巧,非人工所能成者” 安定剑: 明初安定王所贡,咸宾集载:“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” 干将: 古代名剑名。
208、干将,本人名,相传他与其妻莫邪铸有名剑二枚,因以名其剑。
209、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请干将作名剑二枝。
210、干将者,吴人也;莫邪,干将之妻也。
211、干将作剑,金铁之精不流,于是干将夫妻,乃断发剪爪,投于炉中,金铁乃濡,遂以成剑,阳曰干将,阴曰莫邪。
212、”一说干将、莫邪铸剑,铁汁不流,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。
213、参见“莫邪”。
214、 ①古代剑名。
215、与“莫邪”剑齐名。
216、②人名。
217、是战国越人欧治子之徒。
218、《吴越春秋》:“吴王阖闾,使干将铸剑,铁计不下,莫邪(干将之妻)断发剪爪投入炉中,金铁乃濡,遂以成剑。
219、阳曰“干将”,阴曰“莫邪”,命其名以记之。
220、” 莫邪: 古代宝剑名。
221、或作“镆邪”、“镆铘”、“莫铘”。
222、唐·陆广微《吴地记·院门》载: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,铁汁不流。
223、干将妻莫邪问该如何办,干将说: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,曾以女子配炉神,即得。
224、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,铁汁出,铸成二剑。
225、雄剑叫“干将”,雌剑叫“莫邪”。
226、一说莫邪断发剪爪.投于炉中,而后剑成。
227、参见“干将”。
228、 ①古代名剑。
229、②春秋时期吴国铸师干将之妻。
230、《吴地记》:“匠门之名干将门。
231、吴王使干将于此铸剑,……其妻莫邪……跃入炉中,铁汁遂出。
232、成二剑,雄号干将,作龟纹;雌号莫邪,鳗文。
233、”参见“干将”条。
234、 吴干: 指春秋时期吴国名剑“干将”。
235、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夫吴干之剑,肉试则断牛,金试则截盘义。
236、”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高诱注:“吴干,吴之干将者也。
237、”参见“干将”条 干胜: 古代名剑。
238、《广雅·释器》:“断蛇、鱼肠、纯钩、燕支、蔡愉、属镂、干胜、墨阳,并称名剑。
239、” 雌雄剑: ①古代名剑。
240、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载:昔吴国武库之中,兵刃铁器,俱被物食尽,而封署依然。
241、王令检其库穴,猎得双兔,一白一黄。
242、杀之,开其腹,而有铁胆肾,方知兵之铁为兔所食。
243、王乃召其剑工,令铸其胆肾为剑,一雌一雄。
244、号‘干将‘者雄,号;‘莫邪’者雌。
245、其剑可以切玉断犀,王深宝之,遂霸其国。
246、”②指插于一鞘之双剑,二剑把扁平,剑身一边平,另一边有脊,相合成一剑之形。
247、 龙渊: 古代宝剑名。
248、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、干将师徒铸铁剑。
249、欧冶子、干将作成铁剑三支:一名龙渊、二名太阿、三名工布,献给楚王。
250、楚王见后非常高兴,问道:“何谓龙渊、太阿、工布?”答曰:“欲知龙渊,观其状,如登高山,临深渊;欲知太阿,观其(纹),巍巍翼翼,如流水之波;欲知工布,(纹)从文起,至脊而止,如珠不可衽,文若流水不绝。
251、”(见《越绝书·外传记宝剑》)“(纹)”即刃上碎锦式花纹。
252、唐人为避高祖李渊讳,改“渊”为“泉”,因称“龙泉。
253、”又相传晋代张华见斗、牛二星之间有紫气,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,一曰龙泉,一曰太阿(见《晋书·张华传》)。
254、 也泛指宝剑。
255、 龙渊剑: 古代名剑。
256、《汉书·武帝纪》龙渊:“在西平界,其水可用淬刀剑,特坚利。
257、古龙渊之剑,取于此水。
258、”一云即“龙泉剑” 。
259、 工布: 古代名剑。
260、《越绝书·越绝外传记宝剑》:“欧冶子,干将凿茨山,汇其溪,取铁英,作为铁剑三枚:一曰龙渊,二曰泰阿,三曰工布。
261、” 龙泉剑: 古代名剑。
262、亦称“龙渊剑”。
263、出自河南西平县。
264、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。
265、《东观汉记》:“章帝赐尚书剑,韩棱渊深有谋,故得龙泉剑”。
266、又,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,亦称“龙泉剑”。
267、 丰城剑: 古代名剑。
268、即龙泉、太阿剑。
269、《晋书·张华传》;“吴之未灭也,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。
270、及吴平之后,紫气愈明。
271、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,乃要焕宿,因登楼仰观。
272、华曰:‘是何祥也?’焕曰:‘宝剑之精,上彻于大耳。
273、’华曰:‘在何郡’?焕曰:‘在豫章丰城。
274、’华即补焕为丰城令。
275、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,中有双剑,并刻题,一曰龙泉,一曰太阿。
276、焕遣使送一剑与华,留一自佩。
277、” 太阿: 古代宝剑名。
278、相传为欧冶子、干将所铸。
279、也作“泰阿”。
280、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韩卒之剑戟,……龙渊、太阿,皆陆断马牛,水击鹄雁”。
281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服大阿之剑.乘纤离之马”。
282、参见“龙渊”。
283、 太阿剑: 古代名剑。
284、亦作“泰阿剑”。
285、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和三宝,垂明月之珠,服太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,建翠翠凤之旗,树灵龟之鼓。
286、”一作“太哥”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